首页 > 工作动态 > 详情页

冬至节

作者:图书馆 时间:2021-12-21

  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节奏,也是大自然母亲说给我们的语言。通过二十四节气的习俗故事,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天地自然的规律,诵读二十四节气的谚谣和诗歌,又能将传统文化和汉语感受力自然地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。

 

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故事《冬至节》

 

    “冬至馄饨夏至面。”今天是冬至节,刚到傍晚,爷爷就拉着小晏阳去吃“馄饨侯”家的馄饨。爷爷说,那才是他记忆中的味儿。

 

    “晴冬至烂年边,雨冬至晴过节。”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,爷爷一路唠叨着农谚,“冬至月初,石板冰酥;冬至月中,赤裸过冬;冬至月底,卖牛买被。”

 

        爷爷捋捋胡子,越说越起劲……

 

    “冬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这一天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有‘冬至大如年’的说法,也叫‘亚岁’,是一年中阳春的开始。”

 

    “冬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呢?”晏阳问。

 

    “远古时,人们认为天地未分、阴阳未判是混沌。二冬至这天,阳气开始萌生,阴气渐渐消除,吃馄饨有纪念这一天破混沌、开天辟地的意思。”

 

    “从这一天起,北半球的白天一天比一天长,夜晚一天比一天短,阳气开始回升,一轮节气开始循环。所以,这是一个要庆贺的节日。”

 

   “爷爷,冬至不是要吃饺子吗?”晏阳忍不住问。“呵呵,是的,‘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’冬至一定要吃饺子呢!”

 

       传说,当年东汉‘医圣’张仲景辞官回乡,在大雪纷飞的路上,看到老百姓受冷挨饿,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,便让弟子搭起医棚,在冬至这天分发“娇耳”。

 

1.张仲景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大锅里熬煮,然后把羊肉、药材捞出来切碎。

 

2.用面把羊肉、药材包进耳朵状的“娇耳”。

 

3.煮熟后,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“娇耳”、一大碗肉汤。

 

       所以,冬至吃饺子,既是不忘“圣医”张仲景熬制“驱寒娇耳汤”之恩,也是为了驱寒。

 

       人们吃了“娇耳”,喝了“驱寒汤”,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耳朵上的冻伤就慢慢好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说着故事,爷孙俩不知不觉就到了吉祥胡同。爷爷说,“馄饨侯”是百年老店了,他家祖上最早只是个小小的馄饨摊儿!

 

        点好了饭菜,在等待的时间,喝一杯热乎乎的暖胃茶吧!

 

    “馄饨侯”的馄饨都是大骨熬汤,别提多美味了!馄饨皮儿爽滑劲道,陷里加了扇贝,非常鲜,酸酸辣辣的汤也很过瘾。

 

      爷孙俩吃了元宝状的馄饨,又吃了加入药材的冬至饺子,浑身暖洋洋的,一点儿也不冷了。

 

 

云图·云阅读

 

扫码阅读《漫品二十四节气》

 

本书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对二十四节气知识进行普及性宣传,对节气内容加以品读赏析,帮助读者感知节气内容的美感和文化魅力。本书寻根溯源,着眼现实,首次对二十四节气及节气文化进行系统、深入、细致的解读,融入了大量历史、人文、气象、生活、自然、物候、传统农耕、典故传说、民谚民俗等各类知识与信息,融入了大量鲜活资料及生活体验,同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及对生活的引领作用,从而富有知识性、趣味性、可读性及实用性,使读者感受到节气转换的每一步声息。

 

 

 

 

主办单位:平武县图书馆

邮编:622550电话:0816-8826781

地址: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报恩寺街49号

copyright 2017-2020 by平武县图书馆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7017967号

技术支持:四川云图信息

扫一扫
更多资讯
  • 网站浏览量:791771人次